●目前做實業很苦,很多人都說:如果這幾年做房地產,買了土地就是不開發,獲利都比做實業好得多
●堅守制造業,企業必須向微笑曲線的兩端擴張
轉變發展方式是大勢所趨,也是知易行難的事情。作為企業,轉變發展方式需要走出兩種誤區。
**,盲目地將“轉變”理解為“轉行”,不做實業了,而是轉做投資,轉做房地產。
堅守實業心無旁騖,似乎是“傻子”才做的決策,因為目前我們的稅收環境、金融環境、市場環境并不十分有利于實業經濟的發展。做實業很苦很難,很多人都說:如果我們這幾年做房地產,買了土地就是不開發,獲得的利潤都要比做實業好得多。但值得深思的是:世界500強中極少有企業的主業是做房地產的。因此我相信,從長遠看,中國的500強企業也不可能僅靠做房地產就能夠生存和發展。
造成制造業“低人一等”的原因很多,我覺得跟前幾年華爾街的神話有很大的關系,那些金融精英們創造了驚人的財富。但他們給世界帶來的巨大危機告訴我們,如果虛擬經濟離開了實體經濟,經濟發展會出現很大的問題。
輕視制造業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制造業的水平確實比較低。一些制造業粗放經營,在微笑曲線中還處于底端,僅僅是在底端間的競爭。
如果想堅守制造業、堅守實業的話,必須向微笑曲線的兩端進行擴張,向現在仍然受人尊敬的德國制造業學習,學習他們在實業領域當中的工業精神和把一個產業做到**的科學精神。當年英國、法國逼著德國在它的產品上貼上德國制造,但現在的德國制造已經成了高技術、精密化的代名詞。
**,把“轉變”理解成簡單的“轉向”,一窩蜂轉向所謂的新興產業。
轉向新興產業當然不錯,但是不要忘記,如果企業技術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,即便從原來傳統領域轉向新興領域,這種轉變僅僅是形似而不是神似的進入到了戰略性新興產業。比如說,當初你在傳統行業當中處于產業鏈的低端,就是簡單的代加工,現在進入戰略新興產業還是在做低端的代加工的話,企業并沒有實現產業升級,你所從事的戰略新興產業,只是別人的戰略新興產業,在激烈的競爭當中,你照樣很快被淘汰出局。
因此我認為,轉變發展方式,既要堅守實業,更要實現產業的升級,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,向**延伸,形成掌握核心技術的能力,掌握生產工藝制造的能力,以及不斷快速滿足用戶需求的新型制造服務業的能力